"躺平"与"成功"这两个词似乎天生对立,但它们真的不能共存吗?在这个崇尚拼搏、激励奋斗的时代,我们是否可以找到一种更加平衡、更具可持续性的成功之路?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的《异类》(Outliers)揭示了一个重要真相:成功并非仅仅来自疯狂的个人努力,更受到机遇、环境和系统性因素的深刻影响。
早年我看过《异类》这本书,这本书火了之后,里面的一个理论也火了,那时候要是不知道这个,即使你坐最后一排都可能被人从会场抬出去。
这里所说的也就是一万小时成功理论。
一万小时成功理论是由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lm Gladwell)在《异类》(Outliers)中广泛推广的概念。这一理论源自心理学家安德斯·艾利克森(Anders Ericsson)的研究,并主张要在任何领域达到专业或精通水平,需要投入大约10,000小时的刻意练习。
这一理论的核心观点包括:
- 卓越需要大量的时间投入 - 大约10,000小时的练习
- 这种练习必须是"刻意的",即有目的、有反馈、有挑战性的练习
- 天赋固然重要,但持续的努力和练习是成功的关键因素
虽然这理论也不是他原创的,毕竟他不是研究人员,但是他的出书带货致其异常火爆。
这本书确实不错,那时候重塑了我的mindset中的很多部分。我知道996是不是 10000 小时成功理论导致的,想必也脱不开干系,哼!
看完之后我就对任何大佬们通过个人努力取得成功的叙事完全不再单纯相信和认同了。
简单来说,异类讲了些什么呢?
1.取得成功和你个人努力没有太大的关系。
2.当然你也可以通过个人努力取得成功,你得先成为顶级的专家,然后,然后再看运气了。
深表认同,有没有。
《异类》中的成功条件排序表
排名 | 成功条件 | 重要程度 | 解释 |
---|---|---|---|
1 | 机遇与时机 | ★★★★★ | 出生年代和时代背景常比个人努力更具决定性,如比尔·盖茨恰好在个人计算机革命初期拥有稀缺的计算机使用机会 |
2 | 社会支持系统 | ★★★★☆ | 家庭背景、教育资源和社会网络等外部支持对个人发展至关重要,没有人能完全靠"自我"取得成功 |
3 | 足够的练习时间 | ★★★★☆ | "10,000小时法则"表明达到专业水平需要大量刻意练习,但练习的质量和时机同样重要 |
4 | 文化背景 | ★★★☆☆ | 不同文化传统培养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在特定领域可能成为优势或劣势,如数学能力与语言结构的关联 |
5 | 实用智慧 | ★★★☆☆ | 在认知能力达到一定阈值后,实用智慧、社交技能和把握机会的能力往往更为关键 |
6 | 个人努力 | ★★★☆☆ | 虽然个人努力是必要条件,但其影响力常被夸大,通常需要与其他因素结合才能产生显著成果 |
7 | 自我认知 | ★★☆☆☆ | 了解自身优势与局限,选择适合的发展路径,避免在不擅长的领域消耗过多资源 |
如果只是这样列出来这本书的趣味性就不足了,这本书的让人惊叹的地方是作者的观察和分析,所以你如果能看看这本书中的故事和演绎,就会觉得精彩万分了,推荐去读一下原文。
其中关于可以练习的理论,在AI时代是否依然生效,大家见仁见智。
直接躺平,成功一半!
选择直接躺平的话,你,已经成功了一半!
按照异类的理论也是如此,我们绝大部分人都不应该有着以成功作为目标而去获得成功了。
现如今,我们该尽量躺平,在躺平的情况下把目标定为:成为某种高手。
有人会说,我都躺平了,你还要我定目标,excuse me?因为你躺平之后,你还有大把的时间和精力,可以利用起来,让自己躺的更平,躺的更爽。
大神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内。大神的那种生活朝不保夕,白天吃上顿没下顿,晚上睡桥洞还要抢。大神的话,还是想办法赚点饭钱,学点手艺或者干点日结。
什么是躺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我聊一下我这里讨论的躺平是啥,躺平的核心特征:
1.不接受传统对成功的定义,拒绝参与社会竞争,有意识地减少工作时间和强度,对传统成功观念(如房子、车子、婚姻)持怀疑态度。
2.最低限度满足基本生活所需,抵制消费主义,追求简单的生活方式。
这里大神不在此列,大神们已经超越人类,直接成神了,世俗的成功对其毫无意义。
躺的好你是躺平了,躺的不好你就是成了大神,直接成仙了。我们追求是躺平,不是成仙是吧,支持的请在评论区留言:支持!
躺平之道
躺平之后你会面对很多问题,你有了大把的时间,生活简单近乎僧侣,但是你似乎重新把握了对生活的控制权,可是你还是要面对现实的问题:
- 睁开眼就要开始花钱。
- 找个简单的班上,获取收入来源。
- 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 培养兴趣和技能,我的朋友都是从读书和体育活动中认识来的。
- learn by doing with AI,不需要一万小时你就能成为高手了。
- 如何获取满足感。
- 技能上持续精进,设定技能进步目标,追求深度。
- 深度不够的东西就不要关注了,比如讨论门槛极低的新闻热点和zz事件。
- 学习新的技能,但是不要让学习成为舒适区,learn by doing.
- 修炼不在乎外外界对你的看法
- 获取朋友的支持,和多读书
- 朋友支持的力量是巨大的
- 如何社交和交友
- 根据兴趣爱好进行交友,而不是凑热闹,蹭人脉进行交友。
- 真正亲密的社交圈规模有限(约3-5人的核心圈),这个核心圈的构成较少受到外部条件变化的影响。
- 长期稳定的友谊通常建立在共同价值观和情感联系上,而非物质条件。
如果实现这种躺平质量,不出一年,你很可能就已经成功了。
以上这套方法对于我们追求躺平的人是绝对适用的,因为真正的躺平者也在用,我说的是那些早就财务自由的人士,他们也在实行的生活原则的方法。
最终,如果你能成功躺平,打造出了自己的产品和赚钱机器,那么恭喜你,你躺平失败,彻底成功了。
看到这里,你问问自己你躺平了吗?有什么躺平之道可以在评论区和各位分享一下,欢迎留言。👇
今天你躺的平不平?
